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林君和安 首创大中华印艺网;四海结缘 服务印艺再谱新篇

《印艺》第356期 文:张树栋、余鸿健、陈政雄 、王强 更新日期:2013-08-22

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计算机讯息科技与网络传播,开始改变人类的生活面貌和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作为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各个层面,开启了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三分天下”的信息传播新格局,打破了千余年印刷媒体独占鳌头的局面,印刷行业由浅入深地体验到巨大科技与变革竞争的巨大压力,进一步推动印刷英豪依托数码科技和互联网,加快印刷数码化、网络化变革的步伐。林和安先生创办知名的印刷网站《大中华印艺网》(图1)就是印刷趣闻最新的一个奇葩,在此略表一二,以飨读者。

林和安和他创办的大中华印艺网站

图1? 林和安和他创办的大中华印艺网站

1、立马横刀闯新路

1998年12月由中国印刷博物馆与香港印艺学会、香港印刷业商会、香港印刷业工会共同合办的“中华印刷之光” 假香港文化中心圆满举行,正式开启了两岸四地印刷同业合作与交流的大门,充分展示出中国印刷术创始与发展的辉煌历史与卓著贡献,真正体现出改革春风暖大地,开放合作求双赢的首次海外展览会主旨。

时任“香港印艺学会”公关执委,负责两岸三地及新加坡印刷业的公关联络工作的林和安先生激情满怀,不辞辛劳地奔走两岸三地及新加坡,向各地印刷前辈、中坚精英和青年才俊传递各种先进技术信息、合作情报和市场动态,联络印刷有识之士交流经验、互通有无、深化情谊。电子信息出身的林先生感到若能够应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炎黄子孙引以为荣的印刷术和先进印刷方法广为传播,不仅是一件既能弘扬中华印艺传统,又能紧跟时代新潮流、开拓信息传播新领域的盛事,从而开始痴心学习互联网知识,了解互联网发展动态,结识互联网精英,丰富、构建互联网网站的构思。正在此时,获悉印刷界好友、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李兴才为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不辞劳苦为编着与出版《中华印刷通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住院治疗(图2)。这种执着的精神令林先生心潮澎湃,感奋不已,见贤思齐随即决定创立《大中华印艺网》,加入推动两岸三地印刷传播洪流,站在促进中华印刷科技发展的潮头,为古老印刷行业注入网络传播科技的水源泉。

13060301

图2? 《中华印刷通史》作者张树栋、庞多益亲赴李教授府上拜望手术后的李兴才先生

照片右二李兴才先生、中张树栋先生、右一庞多益先生、左二魏裕昌教授

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1999年3月,在李兴才教授的支持下,林先生创立的《大中华印艺网》正式首发,从而开启了中国印刷行业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互联网新时代,推动印刷工业进入数码化、网络化的新发展路径。正如当时香港印艺学会主席余鸿建先生所讲:“有人说林和安不是印刷人,现在林和安创办了‘大中华印艺网’,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印刷人,而且还是一位信息时代的印刷人。(图3)”

?DSCN1512

图3? 与李兴才(右二)教授、蒋孝严(中)中常委及行业专家合影

2、凝神聚气铸网魂

《大中华印艺网》首发之后,林先生开始了规划网站宗旨、设计网站栏目、策划与制作网站内容、集聚名家大师思想、建设专业制作团队、凝练网站精神之无私无我奉献的漫漫长路。

众所周知,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先驱者毕升是中国印刷人之骄傲。在“中华印刷之光”上,雄踞展览会入口的毕升铜像是中国印刷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林先生认为《大中华印艺网》 以这位令华夏子孙千秋景仰的先驱为“网魂”将是激励自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及《大中华印艺网》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所在,为此他不惜巨资投标,终将此座毕升铜像(图4)拥为《大中华印艺网》的精神象征。1999年7月3日 “中华印刷之光”颁奖礼于香港城市大学演讲厅举行,特别举行毕升像正式移交《大中华印艺网》的隆重仪式(图5),这座毕升像将作为《大中华印艺网》 的站徽,毕升将作为《大中华印艺网》的“网魂”而永传于世。这款毕升像全国仅有四座,第一座收藏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第二座屹立在北京印刷学院,第四座安放在西安理工大学。

bisheng

图4? 作为大中华印艺网站网魂的毕升铜像

随着大中华印艺网建设的深入,特别是获授权首次在互联网上传播《中华印刷通史》(图6),令更多中国印刷人得以一窥其貌,了解中国印刷发展的脉络,中国历代印刷先贤和当代印刷大师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但也导引出《大中华印艺网》网站精神如何引发印刷人共鸣与自豪,网站内容如何一直能满足行业高速发展需求的新难题。林先生首先想到了已经与香港印艺学会合作多年,并共同开办过香港印刷专业课程教育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印刷学院。于是专程北上求援,与邹毓俊教授、王永宁教授、王强教授共商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深入探讨了网站建设相关技术、内? 容以及推广的解决方案。王强教授提出将“弘扬中华文化推广印艺科技”作为《大中华印艺网》网站宗旨的建议,并亲自组织并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南下深圳援手,开始了网站与学校合作,共同服务行业的全新合作模式,推出了《中华印刷通史》、《电子分色原理与工艺》、《柯式印刷原理》、《印刷英汉双解词典》等数十部电子图书。随后建立了长效的内容制作机制,张波、陈志刚等一批印刷本科学生也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来制作出一批满足印刷工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图书和专题,并为《大中华印艺网》的持续改善、内容改版和扩充进行了大量工作。

3、持续创新谋先进

从事电子仪器设备的林先生深知印刷传播人类文明的不可替代价值,在1984年加入香港印艺学会后,因服务热心而被推举为执委会委员、公关总监,负责学会公关业务,与两岸四地及新加坡印刷、包装界人士,特别是知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友好关系,如台湾学者李兴才教授、胡宏亮教授、陈政雄教授,新加坡黄树城教授以及大陆邹毓俊教授、王强教授等,奠定了《大中华印艺网》持续创新谋先进的良好人缘基础。

LWO 3

图5? 毕升像移交仪式(左起“中华印刷之光”筹委会连继贤副主席、刘吉良主席、余鸿建教授、林和安先生)

13060302

图6、率先在大中华印艺网上传播的《中华印刷通史》

林先生所创建的《大中华印艺网》与林林总总网站创建者,只关注商业利益与个人兴趣不同,始终聚焦在“弘扬中华文化? 推广印艺科技”的主旨之上。林先生不仅善于将自身投入网站内容和营运,并以巨大的财力来保持网站技术的先进性,投入无限的热情来保持网站的活力,还擅长集聚互联网精英、信息精英、印艺精英以及行业领导来大力支持和推动网站内容、形式切合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求,栏目设置、栏目内容、栏目表达以及浏览的便利性都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特别是面向印艺读者需求的印艺期刊、印艺专题与印艺问答等,使之在数量众多的印刷专业类网站中始终拥有良好的口碑,位于前三甲行列,是印刷圈内首屈一指的专业门户网站,更是印刷专业网站中互联度最高,信息关注度最高的网站之一。

4、服务印艺求双赢

在互联网发展20年间,一个网站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绝不是件容易之事,其间更是历经了网络泡沫经济破裂以及多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少网站生生灭灭历历在目。《大中华印艺网》在全无商业行为的支持下,始终以服务印艺求发展的小米加步枪方式 ,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长征,力争获得服务印艺与网站持续发展的双赢格局。

林先生在回顾《大中华印艺网》创建的多年风风雨雨中,坚持以建站之初李兴才教授的赠词“尽心尽力不计得失,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图7)为座右铭,通过自己所诠释的“阿Q精神”来激励自己与《大中华印艺网》积极开拓、创新、服务与发展。他的归纳是“网站开通至今,我遇到过不少困难及挫折,至今仍坚持不懈,也从未真正去考虑商业行为,所有的费用都是由我个人负担,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这一点如果没有我所信奉的‘阿Q精神’是绝对不能活下去的。”他的这种执着服务印艺的“阿Q精神”,不仅感动许多印艺同仁,激励更多的印艺人参与、支持和援手,而且吸引与集聚了更多的印艺人关注、推动和参与这种服务行业发展的无私行动中,努力完善服务印艺需求的每一个细节,引导更多的人在服务印艺中,获得自身专业知识和精神的升华,促进能力提升使人生尽善尽美。

Untitled

?图7 李兴才教授赠词

5、引领未来谱新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林先生面对当今正在快速发展而变革的新媒体时代,面对当今正在多变的不良经济环境,面对当今印刷人充满困惑和悬虑的局面,始终乐观地认为只要坚持信念,只要保持对印艺激情、团结一致,就会有所作为、有所大作为。《大中华印艺网》将面向印艺美好的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依托同仁的关心,创新内容与服务,在全媒体的新时代谱写出《大中华印艺网》更加美好的新篇章。